消费保 搜索

小米“绿线屏”遭集体“声讨”,华为被指“踢皮球”……手机质量与售后成投诉重灾区

消费保


在手机行业高速扩张与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下,消费者投诉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消费保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手机类产品累计投诉量已达32,680件,涉诉金额突破1.09亿元,但有效解决率不足四成(38.80%)。2024年投诉量同比激增157.77%至15,054件,2025年首季度新增投诉2,319件。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投诉占比高达七成售后服务推诿、产品质量缺陷及虚假宣传等问题集中爆发,凸显行业在快速迭代中暴露的品控与服务短板。


数据来源:消费保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购机半小时问题频出

华为售后服务被指“踢皮球”




据消费保数据显示,手机行业主要投诉问题集中在售后服务欠缺、产品质量缺陷、推脱三包责任、虚假宣传等方面。


其中,售后服务欠缺以17.70%的占比位列榜首,主要涉及商家与维修点互相推责、服务态度差、维修周期长/质量差、维修后手机出现新问题等方面;产品质量缺陷占比16.81%,具体问题包括屏显故障、充电速度慢、续航异常、电池鼓包/爆燃等。此外,推脱三包责任、虚假宣传、主板故障、软件故障/功能失效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数据来源:消费保


近日,赵先生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2025 年 4 月 11 日晚,他在碑林区华为授权店(开元商城)以 7299 元购买了一台华为 P70 Ultra,然而购机仅半小时,手机便出现频繁卡顿、发热严重、拍照模糊及导航信号错乱等问题。



赵先生当即联系门店,工作人员起初怀疑是流量问题,更换自用手机卡测试后故障依旧,随即进行系统升级,但问题并未改善。次日,赵先生前往售后中心,检测显示硬盘无异常,售后人员承认 “手机确实卡顿”,并称 “十台机可能有一台出现这种情况”,但表示 “只能按检测标准处理”。随后检测人员将所有软件升级,竟又出现死机、软件无法加载的状况。


4 月 14 日,赵先生在河南沁阳当地售后再次检测,华为工作人员录制的视频清晰显示卡顿问题,却依旧未能找到原因,最终仍以 “检测结果显示无问题” 为由拒绝进一步处理。


赵先生表示,手机自故障后便再未使用,且从购机到发现问题过程中,不断遭遇 “销售推售后、售后推门店” 的踢皮球式服务。赵先生希望能为其进行退货退款处理。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华为、小米、vivo据投诉榜前三

小米陷“屏幕绿线门”




就投诉的手机品牌来看,华为、小米、vivo投诉量位居行业前三,总投诉占比近七成。其中,华为以11,330件投诉高居榜首,占比34.67%;小米手机投诉量为 7,377 件,占比为22.57%,紧随其后;vivo手机以12.41%的占比位居第三。


数据来源:消费保


在投诉解决率方面,三星、小米、Realme、魅族手机较为靠前,投诉解决率均超 80%;对比之下,苹果、荣耀、华为和 OPPO 手机的投诉处理效率则不尽如人意。


数据来源:消费保


对比投诉前三的手机品牌投诉问题发现,不同品牌服务能力分化明显。华为手机中售后服务欠缺、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缺陷问题位居前三名,其中售后服务欠缺占比高达22.53%,分别比小米、vivo手机高出5.60、7.95个百分点。


vivo手机相关投诉集中在产品质量缺陷、主板故障、售后服务欠缺等方面,其中主板故障占比高达16.69%。


数据来源:消费保

小米手机中,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欠缺、推脱三包责任成投诉问题前三另外,主板故障和软件故障/功能失效也位于投诉问题前列。在推脱三包责任方面,小米手机占比14.64%,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牌。


小米手机投诉问题在近日高发的“屏幕绿线”问题中表现显著。黎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此前购买的小米12S Pro,截止目前正常使用了一年五个月,近日屏幕无在磕碰拆修情况下突现绿色竖线。黎女士前往小米授权服务中心检测,结果明确为 “非人为损坏,属屏幕质量问题”。然而小米客服以 “设备过保” 为由,拒绝提供免费换屏服务。





这一现象并非个案,记者在消费保平台搜索发现,类似的投诉已超过60条。在社交平台也发现大用户吐槽同样的问题。其中,不乏红米 K50至尊版用户。此问题指向该机型使用的三星E5屏幕因工艺瑕疵,导致部分批次产品存在质量缺陷。


令黎女士感到不满的是,目前已有同型号用户在过保后获免费换屏,其质疑品牌用双重标准去标对待用户:“同样的质量问题,为何有的用户能免费修,有的却要自掏腰包?” 


社交平台上用户吐槽小米绿线问题


同样作为小米12S Pro用户,杨先生表示:“同为竞品的OPPO与vivo针对类似问题此前曾推出4年免费维修政策,而为何小米用户要自己承担高额换屏费用?”他要求小米公司免费更换手机屏幕,并且延长保质期,但并未得到品牌正面回应。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全价位品控存隐患

退货退款、免费维修诉求占高




涉诉金额中,3000元以下机型投诉占比55.59%居首,5000-10000元(23.75%)、万元以上(3.56%)问题并存。低价机型矛盾集中,但高端如华为P70 Ultra(7299元)频现卡顿、发热,暴露全价位品控隐患。


数据来源:消费保


手机消费者的投诉要求主要包含退货退款、免费维修、改善服务、赔偿、换新等;其中,要求退货退款的投诉高达13,882件,占比22.72%;要求免费维修的次之,共接到相关投诉10,637件,占比17.41%。


数据来源:消费保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市以5.62%的投诉占比位居首位;广州和上海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占比为4.17%、3.75%。


数据来源:消费保


针对目前手机相关投诉,消费保研究院专家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


1. 购前风险防范:仔细阅读三包条款、退换货条件及活动规则(如国补商品价保限制),避免因信息盲区引发纠纷;优先选择服务口碑佳的品牌。


2.购中证据留存:保留发票、电子订单、聊天记录、检测报告等关键证据,对“人为损坏”争议需拍照或录像自证;签收时立即测试核心功能(如拍照、通话、充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联系商家。


3. 售后维权策略:优先与商家协商,若无果则通过12315、消费保等平台投诉,必要时向法院起诉;对争议质量问题(如机身弯曲),要求商家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拒绝单方“内部检测”结论。


4. 风险规避行为:避免通过个人卖家或非授权网点购买高价值机型,二手交易需核实验机报告真实性;送修前备份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防止维修点泄露个人信息。



文 | 周五

数据支持 | 胡怡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