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块“万能遥控器”,能开你家小区门,还能开你娃学校门?

近日,一则央视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用需70元,即可网购一只“万能遥控器”,且记者实测发现,无需任何技术门槛,只需简单操作,即可“秒开”多地小区、学校、商场、单位的电动门、道闸、卷帘门。甚至有商家承诺“开不了包退”,并附赠详细的“教学视频”。
当科技的便利变成了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家的第一道防线脆弱到可以用两杯奶茶的钱攻破,我们必须用最严厉的目光审视——让人引以为傲的“智能安全防护”,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淘宝销量上万+
亿万民众“安全感”,正在被公开拍卖
本社记者立即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进行了相关搜索。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以淘宝为例,输入“道闸万能遥控器”“万能闸口遥控器”“拷贝遥控器”等关键词,相关商品展示多达100页;单品月销量从几十到几万不等,部分爆款累计销量已突破6万+。

有的商家甚至在商品详情页直接标注“是门就能开”“无需复制·随意抬杆”“可开小区门、车库门、学校门、商场门”“自由进出 停车神器”“2025新升级 全国适用”“远距学习 自由出入”等字样。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万能遥控器”价格低廉:从19元到100元不等——意思是,亿万民众的安全可能只值1杯奶茶钱?
这些赤裸裸的数据、明目张胆的宣传,像一把重锤,敲碎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任何苍白说辞——当一个商品的核心功能就是无底线地“突破安全防护”,厂商和平台方真的“不知道”游走在侵权的灰色地带吗?
这不是疏忽,而是默许;不是“被遗忘的漏洞”,而是一门“选择性生意”。
我们不禁质问:民众的“安全”,该如何守护?
从技术漏洞到法律红线:
“万能遥控器”背后的多方失责
“万能道闸遥控器”泛滥的现象,已远非普通电子产品消费问题。其不仅关乎安全技术问题,这更是对市场规则和法律底线的公然挑战——这类设备的设计目的直指破解安防系统,功能直接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解码“致命BUG”:
固定码,安防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网络安全专家王媛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市面上那些能用万能遥控打开的门禁系统,多数采用的是无线射频中固定码的技术打开的,这种方式是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一组固定的ID和按键码数字之后,在接收端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它去验证ID正确就可以进行开门。

专家表示,如果想避免信号被截获,最简单的方式把固定信号更改为滚动式信号,一些重要的场所,可以采用更高级别的二次验证方式,或是人工按钮开门的方式。滚动码是在每次按下开锁的时候,会产生的数字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便有人截取到了其中一组数字,在下一次进行开锁的时候,也是无法使用截取到的数据进行开锁的。因为它每次产生的滚动码都是不同的。
“开锁”还是“开罪”?
律师揭秘“灰色生意”的法律原罪
如果说技术漏洞是安防系统可以修补的“软肋”,那么将这种漏洞商品化并公然售卖,是对法律底线的疯狂试探。

法律不是儿戏。这种行为究竟背后的隐藏着哪些的法律风险与责任?从生产者、经营者、平台到消费者/使用者,该如何界定各自的责任?
对此,消费保商事调解中心的特邀律师团队,从法律视角给出了清晰的解答。
1. 生产层面:“万能道闸遥控器”类产品是否属于“违法产品”?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
律师解读:
万能道闸遥控器可以随意打开停车场道闸、小区门禁等,使道闸形同虚设,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该产品明显不符合这一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律师解读:
“万能道闸遥控器”目的是打开本无资质、无权限、无功能、无约定开启的门和闸杆。即生产该产品的本身意图是用于非法或不合法用途,本身即属违法产品。
2.经营层面:生产者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律师解读:
“万能道闸遥控器”本身即属违法产品。生产此类违法产品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非法经营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解读:
生产、销售万能道闸遥控器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平台层面:电商平台是否该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九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存在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其中第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不得销售、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
律师解读:
电子商务平台发现销售此类产品时,应立即下架制止并进行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平台上仍出现大量此类产品,可说明电商平台存在失责失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律师解读:
这是“平台应担责”、“失责”、“失察”以及“第一时间下架制止”的最核心法律依据。对于这种用途明显可疑的产品,平台有审查义务,平台如未采取必要措施,如下架、屏蔽、断开链接等,则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4. 消费层面:消费者使用此类产品打开“任意门”,将面临怎样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章第三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律师解读:
如果使用万能道闸遥控器仅用于娱乐,可能因扰乱管理秩序面临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

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律师解读:
如果消费者使用“万能遥控器”造成安全漏洞,导致其他业主的财物(如车辆、电瓶车等)被盗或人身受到伤害。遭受损失的业主有权向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届时,“图个方便”将成为承担巨额赔偿的惨痛理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侵入住宅罪】、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
律师解读:
如果购买者不仅是自用,而是利用“万能遥控器”非法进入他人住宅,或者进入停车场、地下室等场所实施盗窃等犯罪行为,那么该遥控器就成了“作案工具”。其行为将不再是简单的行政违法,而是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等刑事犯罪,将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后果。
亿万家庭如何打赢
这场“家门保卫战”?
在这场涉及亿万家庭的“安全危机”中,没有人是局外人。平台的每一次“装睡”,物业的每一次“拖延”,都是在为潜在的危险递上“邀请函”。保卫“家门”,刻不容缓!
首先,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是平等的合同关系。消费者(业主)支付物业费,购买的是包含安全保障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固定码”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这不仅是物业服务质量的瑕疵,也是对合同义务的背弃。因此,作为消费者,可以拿起法律和规则的武器,清晰、有力地进行维权,保护。以下是“消费电子杂志社”为消费者整理的“三步维权法”:
自查与质询——“我的小区安全吗?”
消费者可以向物业服务中心进行一次正式的、有记录的质询。问题如下:
(1) “你好,我想了解我们小区的车辆道闸/单元门禁系统,使用的是固定码技术还是滚动码技术?”
(2) “如果是固定码,是否有被轻易复制和破解的风险?物业是否有相应的升级改造计划?”
(3) “请问物业公司如何来应对已曝光的‘万能遥控器’风险?”
关键Tips:保留沟通记录,如通话录音、书面回复。
推动与改变——升级优化门襟系统
如果确认小区使用的是落后技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动物业升级门襟系统:
(1) 联合业主:将你收集到的证据(包括电商平台的销售截图、媒体报道、与物业的沟通记录)发到业主群,联合其他关心此事的业主。
(2) 诉诸业委会:通过业委会向物业公司发出正式的函件,要求其限期给出安全升级方案。
核心逻辑: 将个体诉求,转变为集体利益表达,并推动物业重新升级小区的门襟系统,保护小区安全。
投诉与曝光——
多渠道发声+法律,推动问题解决
如果内部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可考虑外部力量推动。
可以向官方12315、“消费保”等平台求助:将你的维权过程、所有证据材料整理好,借助多渠道发声+法律的帮助,推动问题的解决。
文 | 刘婧娴
编辑 | 周五
数据支持 | 骆文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深圳市消费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消费电子》杂志社承办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全国普法有奖答题活动火热开启!参与答题可赢取iPhone16、高达5000元现金,更有价值618元的实用洁牙套餐卡、B站联名充电宝等,就等你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