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消费者贷款陷高额利息,正确维权步骤→
高先生在消费保投诉平台反馈,2024年10月14日,有两名自称是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他的店铺,询问是否有贷款需求,该业务员声称能帮高先生申请 10 万至 30 万的备用金,不使用不收利息,贷款期限为两年,并且从工商 APP 直接申请。高先生因 “不用无利息” 便同意了申请额度。
随后,业务员在高先生手机上查询支付宝芝麻分,并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传了身份证、营业执照以及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流水等信息。期间多次要求高先生进行人脸识别、输入手机密码、录制答复 “是” 或 “否” 的视频,20 多分钟操作结束后,业务员再次与高先生确定无需利息,不用可全额还款。
然而,事后高先生发现手机多了乐信普惠 APP,且自己在不知情下被办理了 13 万分期 24 期的贷款(分三次到账),每月 10 日前需还款,并且利息高昂。高先生联系该业务员,对方承认自己并非工商银行人员,并表示不用可撤销合同,但问题一直未解决。高先生将情况投诉至消费保投诉平台,希望能提前全额还款、减免全部利息并且注销合同关闭账户。
消费保接到高先生的投诉后,第一时间将投诉转至企业处理,目前高先生的投诉已成功解决,其表示满意。

消费保在这里提醒大家,在面对各类贷款推销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利息计算方式、还款期限等关键信息,切勿仅凭业务员口头承诺行事。若发现被骗,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操作记录等证据,立即向监管部门或消费保投诉平台进行投诉,以便维护自身权益。如果问题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消费者也可以在消费保投诉平台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打开微信,点击下方“发现”,点击“搜一搜”选项。

在搜索框内输入“消费保”,点击“账号-”“小程序”选项,点击“消费保投诉”即可进入。

进入小程序后,点击页面下方“投诉”按钮。

消费者即可根据页面提示,如实填写投诉内容并上传相关凭证。投诉提交后,消费保平台的专员会对投诉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平台会反馈至企业,并跟进处理进程。消费者也可在消费保平台上实时查看投诉处理进度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