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物APP」购物堪比“拆盲盒”,猫腻和后悔一样多
随着新冠在我国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的生产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复工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报复性消费”。
“口红经济”作为前车之鉴,“报复性消费”其也就并不难理解了。
口红经济: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在某个国家,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当地人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
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再配合上近两年风头正盛的「球鞋文化」的裹挟,
大众对于“限量球鞋”的需求与日俱增,
俨然已经成为一部分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新的“口红经济”。
而以“炒鞋”而为公众所熟知的“得物APP”(原毒APP),
在潮流的年轻人中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瞩目的平台,却并未“洁身自好”。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得物平台基本不存在
大家熟知的一些电商平台,七天无理由可谓是服务中的标配了。
在得物APP平台的话,需要“找”!
其中,C女士向消费保投诉:“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法》规定,
消费者可以在七天内选择无理由退货,且本人仅试穿,并保持鞋子及其包装的完整性,
得物此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违背消费者权益法的立法初衷,且在下单时,
并无说明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来源:消费保官网)
经消费保客服专员协调,协商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消费者C女士接受解决方案。
J女士投诉:“在得物APP购买鞋,
尺码小了,不给退货退款,拒绝七天无理由,霸王条款,不解决问题。”
(来源:投诉人提供)
M女士投诉:“本人于10月23日在得物平台购买一双鞋子,
收货后尺码不合适,因此向得物客服提出退货要求,鞋子只试穿过,
不影响二次销售,卖家却以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为理由拒绝退货。
据本人了解,这一行为明显违反国家“三包”政策和《新消法》的行为。”
(来源:投诉人提供)
存在质量问题的鞋
一样按照正常售卖
其中,L女士投诉:“在得物上买了一双鞋,
两双鞋头的位置左右不一样大,一双鞋中一个鞋舌的标是歪的,
鞋盒侧面的防伪标扫不出来,而且检测完是假鞋,
联系客服退货退款,客服一直说让我等着。”
(来源:投诉人提供)
D女士投诉:“新的鞋子刚穿上,
走了两步鞋面就开裂了,找了客服,客服各种说辞,推卸责任。”
(来源:投诉人提供)
F先生投诉:“在得物app购买Air Jordan4热熔岩,
到货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客服不理睬。
同一批次同一码数,收到的鞋子左右两脚差别很大,第一个差别是鞋底后跟的防滑槽宽度位置不一样;
第二个位置 就是两只鞋的走线不一样,从图片中可清晰看见,
左边鞋面走线细致入微,右边鞋面走线粗糙可见;右边鞋子溢胶瑕疵较多。我严重怀疑一只真鞋一只假鞋。”
(来源:投诉人提供)
经消费保客服专员协调,协商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消费者F先生接受解决方案。
以上投诉只是得物在消费保平台的冰山一角,
得物的投诉有上千余条,有不少消费者通过我们解决了问题,然而也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的诉求未被重视解决。
(来源:天眼查)
据天眼查显示,得物自身存在风险高达66起,
而该平台的讨论区,无一例外的全部为“负面”评价。
(来源:天眼查)
得物APP“身兼数职”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公开资料显示,得物APP是由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潮流网购社区,
其交易模式是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了“鉴别服务”,
推出“先鉴别,再发货”的购物流程,该模式被称为得物首创。
有业内人士评论:
“如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味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自绝后路”。
而在几个月前,还被中消协点名批评,对于中消协的点名批评,
得物回应称:得物自成立之日起便坚定只做正品。
但得物却未回应点名中涉及的负面信息中的假货问题,
也许这就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优势’吧!
购物tips
1、购买时,优先选择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卖家。
2、下单前,仔细阅读“买家须知”,理智购买,取消订单要“趁早”。
3、要有维权意识,交易或者购物时遇到消费问题可以向消费保投诉,资深客服专员将全力跟进,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