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优选“大撤退”,小象超市投诉榜第一!多多买菜上位?

23日,美团发布内部通知称美团优选将进行战略转型升级,继续探索“次日达+自提”模式和社区零售新业态,同时退出部分亏损区域。据媒体报道,目前仅保留广东、浙江等极少数区域业务,在其他地区用户页面均提示“运力不足,暂停接单”。

5 年前,互联网大公司集体加了社区团购战场,而近日,美团优选却因持续亏损大范围关闭,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市场或将重新洗牌。美团将资源全面转向即时零售赛道,重点发展“小象超市”及“美团闪购”,探索高效业务模式,而京东、阿里同期加码即时配送,淘宝闪购日单量突破6000万,多多买菜或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然而,在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持续升温的当下,服务质量问题似乎正成为突出问题。据消费保平台最新发布的《即时配送平台投诉分析报告》显示,即时配送相关投诉量已连续四年攀升,2024年达5535件,2025年上半年已达2220起。退款纠纷与售后服务欠缺成用户投诉的核心痛点。
投诉量连续四年攀升
小象超市位居榜首
据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22日,共受理即时配送平台相关投诉18,556件,累计涉诉金额超1,295万,而有效投诉解决率仅为32.61%。
2021年至2024,其投诉量已连续四年上涨。2021年投诉量为2,142件,2022年投诉量增加至3,800件,同比增长77.4%;2023年投诉量进一步上升至4,452件,较2022年增长17.2%;2024年投诉量达到5,535件,同比增长24.3%;2025年(1.1-6.22)投诉量已达2,220起,按照这一趋势推算,2025年全年投诉量可能会接近甚至超过2024年的水平。

在主要即时配送平台中,小象超市以5,021件投诉量位居榜首,投诉占比达27.06%;多多买菜以4,013 件投诉紧随其后,投诉占比为21.63%;盒马鲜生投诉量2,884 件,排行投诉榜第三。
从解决率来看,行业整体解决效率偏低,除美团优选(64.31%)和京东到家(51.57%)外,多数平台解决率低于 30%,尤其多多买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头部平台解决率不足 15%,折射出行业在投诉处理机制上存在普遍缺陷。

退款纠纷、售后问题突出
服务体验或成竞争分水岭
在即时配送平台的主要投诉问题前十中,退款纠纷占比最高(21.30%),主要因食品变质、餐品中吃出异物等商品质量问题引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平台在生鲜食品品控、仓储运输环节存在漏洞。


消费保平台部分投诉
其次为售后服务欠缺(18.21%)、虚假宣传(8.32%)和发货纠纷(7.93%)等方面。此外,涉嫌违规商品(7.92%)、商品丢失/损坏(7.69%)和服务态度差(5.43%)等投诉也较多。

消费保平台部分投诉
近日,罗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她于6月18日上午在小象超市购买了蔬菜,收到菜品即刻按照包装上的商品储存要求将蔬菜妥善放入冰箱保存。然而次日当她从冰箱取出蔬菜准备烹饪时,却发现蔬菜内部出现了发黑有腐烂迹象,明显出现严重质变问题,罗女士表示,拿出前蔬菜包装完好无损,且尚未过保质期。

罗女士于小象超市购买到的蔬菜
罗女士表示,此举严重违反食安全品法,要求小象超市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进行赔偿——退还原本购买金额,并且支付1000元赔偿金。但最终在与小象超市多次沟通后,对方最终仅赔偿了100元。
此外,对比不同平台投诉问题发现,其高发投诉点各有侧重。美团优选的“售后服务欠缺”问题最为突出,占比24.45%,同时退款纠纷和产品质量缺陷也较为常见。相比之下,小象超市和多多买菜的退款纠纷更为突出,分别占21.53%和31.71%,值得注意的是,多多买菜平台发货纠纷成为投诉问题第三;盒马鲜生主要面临售后服务欠缺和退款纠纷问题,朴朴超市则在售后服务、商品丢失/损坏和退款纠纷方面表现不佳。

近日,在多多买菜的黄女士近日也遭遇到平台“虚假优惠”问题。黄女士称,2025 年 6 月 17 日起,她多次通过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平台使用 "买菜零钱" 优惠券下单采购,却遭遇连续七八个订单被商家单方面退款的情况。

"付款时明明显示优惠券已抵扣,买完就收到退款通知",黄女士向消费保平台投诉时表示,她每次仅购买 1 件商品,却被平台以 "商品为限购商品" 为由判定不符合发货条件。


黄女士购买记录
矛盾点在于,黄女士发现同一商品在不使用优惠券时可正常下单,一旦使用平台发放的优惠券即被拦截。"买 1 件也算限购?不用券就能买,用了券就不给发货,这不是诱导消费吗?" 她质疑平台通过优惠券吸引用户下单,却在履约环节设置隐形门槛。
年轻女性用户成维权主力
一线城市矛盾突出
即时配送平台的涉诉金额分布显示,50元以内的投诉占比最高,达55.00%,涉及配送费用、小件商品问题等,反映出大量小额纠纷集中在基础服务环节;50-100元和100-200元的投诉分别占比13.43%和11.03%,而200元以上的投诉占比20.54%,虽占比不高但金额较大,对消费者影响显著。

即时配送用户中女性占比超六成(67.42%),90后(48.58%)与00后(26.99%)共担七成投诉主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年轻用户对即时配送服务的依赖度和体验要求较高。


此外,即时配送平台的投诉用户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其中,上海市(7.76%)、深圳市(6.95%)、北京市(6.40%)、广州市(5.91%)和杭州市(3.93%)位居前列,反映出这些城市即时配送服务的使用频率高、用户对服务质量期望高以及市场竞争激烈。

【声明:以上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消费保平台,仅代表企业在消费保平台的投诉解决情况,不代表其他平台或企业总体投诉解决情况。】
文 | 周五
数据支持 | 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