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保 搜索

货拉拉 "一对一专送" 成摆设,谁在为拼单乱象买单?

消费保

近年来,货拉拉、快狗打车等互联网搬家服务平台因其便捷的在线预订、灵活的服务时间安排以及相对实惠的价格,在搬家货运行业迅速发展。然而,随着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的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如最初“搬家流程化繁为简,平台价格透明公开”的良好印象,如今也陷入争议漩涡,成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一对一专送”变拼送?

货拉拉乱收费“榜上有名”




据消费保数据,与货拉拉相关的投诉总量高达1833件,其中投诉解决率仅为7.47%,涉诉金额更是超过481万元。这些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退款纠纷、中断服务以及乱收费等方面



而通过消费保投诉平台记者关注到,不少消费者反应在选择货拉拉一对一专送服务时,原本期望能够享受高效、专属的配送体验。然而,实际情况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消费者吴女士表示,她曾下单货拉拉的一对一专送服务,准备将一批生鲜食品送往客户处。司机接单后,吴女士明确告知需要尽快送达。


然而,车辆出发一小时后,吴女士查看后台时发现司机仅行驶了几公里。她立即致电司机询问,司机却称其叫的是拼车。吴女士随后联系货拉拉平台核实,平台确认其下单的是一对一专送服务。但在沟通期间,吴女士发现司机竟仍带着货物往发货地折返,她再次向平台反映这一异常情况。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最终,货物到达卸货地时,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据吴女士介绍,由于配送延误,食物有一半已无法食用,客户要求吴女士赔付所有损失的食物。当吴女士向货拉拉平台提出赔偿的诉求时,平台方面未给出积极回应。


“为什么我每次叫一对一专送,司机都说我下的是拼车单?我怀疑他们系统出了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的货物配送,造成实际损失,平台必须对此负责。”吴女士说道。


无独有偶,汪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他在搬家时选择了货拉拉的一对一专送服务,全程配送30公里,却耗时近两个小时。司机起初以 “路况原因” 解释,汪先生对此存疑,再三追问下,司机才承认途中接了其他订单。随即,汪先生联系货拉拉平台客服,对方却表示无法处理,仅能提供10元优惠券(下次可抵扣使用)。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货拉拉对司机完全没有管控能力,我已经额外给司机加了搬运服务费还有小费了,就希望尽快给我送到,结果是我多花了钱却没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货拉拉抽成或压垮司机

管理疏漏引消费者声讨?




那么,究竟是系统 BUG 导致司机师傅页面上订单类型显示异常,还是货拉拉平台存在管理漏洞?


记者从货拉拉平台的实际操作界面入手分析 —— 点击 “拉货跑腿” 选项时,页面会清晰展示拼送、1 对 1 直接送、特快三个服务档位,价格依次递增。值得注意的是,“特快” 选项旁特别标注了 “1 对 1 直接送”。



不少网友根据亲身经历分享称:从字面意义理解,“1 对 1 直接送” 应指司机专属服务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选择该档位的司机仍可承接多单。这一情况与 “拼送” 的区别,似乎仅体现在订单优先级或路线规划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一对一配送”。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


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货拉拉客服询问 “1 对 1 直接送” 与 “特快” 的根本区别时,客服却表示两者仅存在价格差异且司机均会提供专属配送服务,不存在拼单行为。而消费保平台的众多投诉数据似乎为货拉拉此敲响了警钟。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自称曾任职于货拉拉平台的司机网友纷纷反映,当前货拉拉平台的抽成比例过高,已经对他们的实际收入造成了显著影响。有司机直言,若不私下采取拼车接单的模式,仅依靠单独承接订单,扣除平台抽成、车辆油耗等成本后,几乎难以实现盈利。



货拉拉官网显示,其作为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物流公司,致力于提供同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等多项市场服务业务。截至2025年4月,货拉拉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4个市场,包括中国及亚洲、南美洲、中东等地区,其中中国内地总共覆盖363座城市,月活司机达120万,月活用户达1400万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货拉拉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司机管理机制,加强对司机的日常监管和考核,提高司机的违规成本。同时,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系统平台,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漏洞。


消费保专家表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货拉拉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否则,这些服务乱象可能会对货拉拉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影响。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文 |李欣盈 

编辑 | 非鱼

数据支持 | 胡怡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