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保 搜索

丈夫给妻子闺蜜多次转账“5200”“1314”,法院判了!

消费保



近日,河南焦作中院发布的一起案件引发关注。


微信图片_20250402152502.jpg


据了解,原告王某和张某系夫妻关系,王某和被告李某原是“闺蜜”。王某自述2021年,其发现李某与丈夫张某关系暧昧,曾出言劝阻,但二人并未悔改。而后,王某更是发现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丈夫张某多次用手机转账给李某,其中不乏“5200”“1314”等含有特殊意义的金额。王某气愤不已,认为李某哄骗张某转账,侵犯了王某和张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多次要求李某归还,却遭到拒绝,王某遂诉至法院。


微信截图_20250402142956.png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经法院核查二人转账记录,张某在阳历新年、农历小年、农历除夕、情人节、农历5月21日(“521”寓意“我爱你”)、农历5月27日(“527”寓意“我爱妻”)等多个特殊时间节点,多次向李某转账1314(寓意“一生一世”)、5200(寓意“我爱你”)等具有特殊含义的金额,共计63329.43元,应认定为赠与。另有张某通过银行卡向李某转账16348元,李某、张某虽辩称该款项系张某通过某平台购买李某挂拍的瓷器,但二人未提供平台交易的完整明细,且庭审中双方均认可该交易系虚拟交易,并未产生实物购入,故该部分款项系张某对李某的赠与。结合上述认定,张某对李某转账的79677.43元属于原告王某与张某的夫妻共同财产。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与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张某和李某的行为符合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本案中,张某向李某转账79677.43元虽系赠与行为,但案涉79677.43元属于王某与张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张某未经王某同意转款给李某,侵犯了王某的财产权。李某明知张某有配偶而与之保持不正当关系,并接受张某大额转款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序良俗原则,侵犯了王某的夫妻共同财产权,导致赠与合同无效。故法院依法判决李某返还王某79677.43元及利息


01

网友热评

微信截图_20250402143229.png



您怎么看?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本文综合来源 | @微博、@钱江晚报、@焦作中院、@沁阳市法院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