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开网店“自买自卖”薅运费险200多万!

近日,福州闽侯县人民检察院公开的一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2020年至2022年9月期间,陈某某在论坛上了解到可通过退赔运费险来“赚”取保险公司的钱,他随即“灵机一动”,产生了利用这个“漏洞”诈骗钱款的念头。
根据运费险理赔规则,申请理赔运费险,必须要有网购和退货的物流快递信息。为此,陈某某利用其本人以及亲属的身份信息,在电商平台注册多家网店和多个买家账号。
在拥有了网购账号和网店账号后,陈某某便开始了“自买自卖”的操作。他发出空包裹,收到后再将其寄回。值得注意的是,在退货时,陈某某并未直接选择“上门取件”这种直接线上免运费的方式,而是选择了自行寄回,并填写物流单号以获取赔付。
就这样,陈某某使用不同的网店和账号,频繁进行此类操作,直到2022年9月被平台后台巡查发现陈某某及其亲属账号的异常。经司法审计,陈某某及亲属的支付宝账户共收到理赔款金额共计人民币2244350元。最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运费险本是为保障消费者合理退货权益、促进电商交易的一项便民举措,却被不法分子当作牟利工具。这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间接影响了广大消费者正常享受运费险服务,扰乱了电商平台的正常运营环境。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在当前的电商环境下,运费险的规则存在一定的漏洞,相关平台和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完善运费险的审核与监管机制,提高识别异常交易的能力,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电商消费生态。

在消费保投诉平台,也收到很多有关“运费险”的投诉。
黎女士向消费保反馈称,2月19日,她在抖音商城直播间下单购买了一辆成人自行车,商家宣传 7 天无理由退换、终身质保且有运费险。商品于2月22日到货,23日黎女士对商品进行拆箱时发现配件和赠品的质量差。
黎女士表示因为该车是买来通勤使用,打算先试车再决定是否退货。次日,黎女士在试骑时发现,自行车的脚踏非常费力且有异响,5公里需用时30分钟,车身也有小磕碰,于是,她在平台申请了退货。
25日,快递员取件后却告知黎女士退货需支付运费约 150 元,黎女士询问客服,客服却表示运费险是最高赔付 30元。黎女士不认可此费用,她认为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且商家并未提前告知退货时超出运费险赔付的部分需由消费者承担。目前,黎女士的投诉在消费保投诉平台已解决,她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您怎么看?
本文综合来源 | @微博、@福州广播电视台、@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