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奈尔宝年卡退款计算规则不合理纠纷
本人于2024年8月8日在深圳福田卓悦中心奈尔宝(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348号西区(深圳One Avenue·卓悦中心)L1层)办理了一张2大1小通用年卡服务(2025年8月8日到期),共计花费3580元。现因商家服务态度恶劣以及强制性性消费等问题想要退款,目前该年卡有效期还剩余76天。本人在2025年5月21日申请退款,符合该商家的退款条件,(退款规则:该商品为期限卡,根据使用时间及违约金扣款。
退款违约金=(实付金额-使用扣除金额)*20%
使用天数金额=(实付金额/有效期天数)*使用天数可退金额=售价-违约金-使用天数金额)
该商家在2025年5月23日下午打来电话协商退款事宜,但商家认定退款规则里的有效期天数要以365天来计算使用天数的金额以及使用天数,但在退款规则里并没有明确说明该有效期天数是要按照365天计算,属于未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该有效期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现要求商家按照有效期为年卡剩余天数以及到店核销次数来计算退款
投诉编号:98881531
投诉对象

奈尔宝
平均处理时长:1天内
涉诉金额
3580元
投诉问题
#霸王条款#退款纠纷#预付卡纠纷
投诉进度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
相关投诉推荐
奈尔宝12次卡退费无人处理,要求退款
之前办的12次卡,需要退费一直没有人处理,没人联系。现在需要退费。

奈尔宝成人陪同票未消费不退款且客服处理效率低
我于2025年5月5日通过大众点评APP购买了奈尔宝(王府井奥莱店)的成人陪同票一张。在即将进入时被提醒需要穿防滑袜才能进场,因为未带防滑袜且实际并未入场,所以和商家现场的服务人员说明了不进场并退款,现场服务人员反馈需要联系商家的400人工客服才可退款,在现场电话联系400人工客服被告知他们也不能直接退款,在5个工作日内商家的卡券专员电话联系我沟通退款。同时在当天通过大众点评申请退款被商家拒绝,被拒绝后再次联系商家400仍未给出新的退款解决办法,也同时联系大众点评客服申请平台介入处理,平台反馈需要按照商家的规定被动等待卡券专员电话沟通退款。截止至2025年5月13日(事件发生后的第6个工作日)仍未有商家的任何工作人员联系退款。我的诉求是督促商家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原渠道退款。

奈尔宝次卡消费后申请退款无果
在美团上买了12次的次卡。玩了3次,人多,设备陈旧,场地局促。对里面的环境和卫生条件不满意,孩子也不愿意再去玩。要求退剩余的9次。5月5日打了400客服,说会有退款专员在3-5个工作日内联系。但是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人联系,并且再致电客服,依然只得到加急的搪塞,没有人处理此事。

奈尔宝矿泉水售价过高涉嫌乱收费
奈尔宝家庭中心(西安市银泰店),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卖10元,该矿泉水正常价格是2元。

奈尔宝单次通用卡无法退款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我于20****10通过奈尔宝微信公众号购买了单次通用卡,我想退款,整个小程序都没有退款申请入口,只能联系在线客服,在线客服不给退,推脱说专员联系,专员也没有即时联系。自由购买却不让自由退款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的诉求是马上办理退款并即时到账。

奈尔宝不允许外带食物且食堂贵又慢合理吗
不允许外带食物,让放到门口,里面有食堂,非常贵,上菜还很慢,不让外带食物的要求是合理的吗

奈尔宝预付卡退款遭拒,要求退还剩余款项
本人于2024年5月3日在奈尔宝(深圳印力中心店)购买2大1小12次通用票(到期前未用可退),消费1388元,目前该票券即将到期,消费了6次,尚余下6次未消费,今天(2025年5月2日)到奈尔宝(深圳印力中心店)要求退还未消费的一半票款,即694元,但遭商家推诿拒绝。商家不履行其预付费卡的退款义务,涉嫌欺诈,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请求有关部门介入,要求商家依约退还剩余款项,谢谢!
奈尔宝(深圳印力中心店)联系电话:181****6487
奈尔宝总公司客服电话:40******88

奈尔宝单次卡过期无法退款,要求全额退费
我在2024年12月在奈尔宝微信小程序上购买了2次一大一小单次卡,后期一直未使用,今天查看发现已过期,但是无法退款,查看退款细则中显示过期的无法退款,这不合理,我没有使用的次卡为什么不能退款。我要求奈尔宝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全额退款。

奈尔宝预付卡退款遭拒,商家涉嫌强买强卖
花1080买了预付卡,发现买贵了,比其他用户多花200元,想退款,商家不给退款 不受理 强买强卖,找了无数次客服不受理

奈尔宝退卡扣费高且宣传诱导办卡
我于2025年3月28日在奈尔堡购买两年卡3880元,在办卡一周内宝宝去奈儿宝发生感染高烧40度,试图申请退卡,奈尔宝需要扣2000块钱退卡费。奈儿宝这种强行扣除退卡费。奈儿宝以一岁以下儿童办卡优惠的政策诱惑家长办理年卡,但却不顾一岁以内宝宝的免疫力不足,容易被感染的实际问题,是否合规?退卡收取高额费用是否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