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详情
已完结

蚂蚁智信工作人员传递虚假法院传票引发老人精神压力

该平台工作人员违规上门传递虚假法院传票,导致家中老人精神压力过大,现在吃不下 睡不好
投诉编号:98524833
投诉对象
蚂蚁智信
近30天投诉解决率50% 平均处理时长:7天内
涉诉金额
45000元
投诉问题
#虚假宣传#诈骗#隐私泄露
投诉进度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
相关投诉推荐
蚂蚁智信花呗账户无法办理业务及个人信息泄露
1.2024年6月份本人花呗账户正常状态,就本人使用蚂蚁智信的花呗信用购产品,本人与蚂蚁信用购官方客服95188-2多次就签署合约展开持续主动积极沟通账单延期一次性结清还款方案,没有得到任何理应得到的消费诉求处理权,甚至没有得到基本的平等尊重沟通权; 2.2024年11月,本人致电花呗官方95188-2询问本人账户可办理的业务进行办理,工作人员办理一半便没有再任何联系,导致业务无法办理完成; 3.在以上情况下且本人多次致电要求办理账户可办理业务的至今,根据国家《个人信息法》等法律法规,本人去年7月份至10月份持续接到该公司违法违约泄漏本人信息给到多方的暴力催收及各种恐吓短信电话; 4.根据消费者维权,本人要求其一:该公司停止违法泄漏个人电话、身份信息的行为;依据合约平等规定给予消费者办理应给予办理的业务;从去年7月份起对本人造成的精神伤害赔偿精神损失费,及严重影响务工而产生的误工费共赔偿3万。造成赔偿本人不追究该公司的法律责任,否则我将依法向所有监管部门、公法系统追究其违法行为并严重追究到底务必没收其所有违法所得!以下为部门证据截图,还有很多录音证据,如需全部,可联系本人补充。
已完结
支付宝花呗未尽提示义务导致高额利息投诉
我于2018年12月开始使用支付宝花呗,使用到2024年4月将花呗欠款全部还清,因为之前都没有关注这个费用问题,所以我最近查看我的支付宝才发现本人使用4年不到的时间花呗额度从1万涨到4.6万,产生了10800的利息和11000多的分期手续费,因分期手续费是本人办理时就显示了是多少,这个本人没有任何异议,但是产生的利息是在本人完全未知的情况下产生的,本人不知道还最低会产生利息,而且支付宝这边也没有明确的短信或者电话告知我当期产生了费用,我投诉到支付宝,他们专员回复的意思就是我们费用账单里都有,让客户自己去查自己去看,本人认为支付宝花呗没有做到提示义务,在明知客户产生高额费用的情况下不提醒,反而继续提升其额度,让其继续产生更多的费用,之前我还觉得产生费用确实是自己没有及时关注加上支付宝没有及时提醒,责任各占一半,但是在与支付宝沟通的这几次发现支付宝的客服普遍都认为我在无理取闹,账单都有不会自己看吗?还最低提醒你了计算公式,不会自己算吗?普遍把过错推到客户身上,现我要求退还我所有产生的利息。如果无法满足,本人会继续投诉。
已减免利息
投诉蚂蚁智信暴力催收及隐私泄露问题
本人手机号码:180****3750,接到支付宝借呗的逾期暴力催收电话,以及【蚂蚁智信】催收短信。通话本人有录音,虚拟号码模拟本地方言暴力催收,恐吓。借款人是本人家人,逾期后每天对本人电话进行暴力催收,短信骚扰。借款人支付宝账号并不是此手机号码,其催收严重泄漏个人隐私,非法盗取家人手机号码进行暴力催收。此行为不仅违法违规,还对本人造成严重骚扰。现要求停止对此电话进行催收,并对此做出的违法行为负责。
已完结
蚂蚁智信花呗欺诈
投诉蚂蚁智信旗下花呗诈* 发短信告知有减免券可用,找人借款后去还款,然而却被强制扣款无法使用减免券,后联系客服要求退款,被告知不可退,告知客服你们这需要虚假宣传有诈*性质,让其反馈处理问题,然一周过去,问题仍未处理,款项也没有退。 现要求退款。
已完结
款项到账即刻被扣,要求蚂蚁智信退款
我于2024年12月14号上午9点左右到账一笔款项,用于住院以及治病治疗,前一分钟到账,后一分钟被扣款,支付宝官方不受理该情况,表示活不重要,该病情是由于神经方面,是由于地铁上晕倒,可去查询当日10月29日早上7点半左右的2号线地铁,位于南昌,地铁的工作人员也过来了,情况都可以核查,以下是治疗材料 诉求需要把款项退回
已完结
蚂蚁智信短信威胁及频繁电话干扰
短信威胁恐吓,电话打扰我正常生活,接不完的电话,工作也快丢了
已完结
蚂蚁智信逾期借款引发纠纷
别人通过支付宝蚂蚁花呗,你的借款借的钱,但是目前位置已经逾期了,多次给支付宝沟通都没有得到妥善的机会,并且公司通过第三方手段哦哦,我通讯录得住,我目前已经失去工作,面临离婚,接下来我会天天打电话投诉。
已完结
蚂蚁智信催收骚扰家人电话威胁
催收骚扰我家里人,借呗逾期不进行协商处理,给负债放施加压力。电话沟通威胁我
已完结
暴力催收,不断打家人电话,发信息,催收,骚扰家人,侵犯消费者隐私权,
本人使用支付宝花呗,因为事故原因导致无法按期偿还,蚂蚁智信暴利催收,打家人电话发信息催收,侵犯消费者隐私权
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