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牵手软件虚假推荐推荐了几个女生信息,欺*我4998元会员费


兄弟,我最近也被牵手*了。我咨询了律师可以一起联名诉讼,如果看到消息了回复一下。

交上万元给婚介公司,让“专业人士”匹配介绍婚恋对象,成功机率如何? 近日,东莞的陈先生就给余生有你club(东莞臻你婚姻服务有限公司)交了26801元,想通过专人帮助,恋爱结婚。他声称,自己2022年11月购买“保婚版”服务,缴费后才看到合同,后悔解约,却被告知要收30%的违约金,只得接受合同服务。只是,婚介公司给他介绍了几人,他仍不满意,便向监管部门投诉此事。 3月21日,余生有你club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都是给客户看了合同,解释清楚后才签订的,有些客户最终没得到想要的结果,也理解客户心情。目前,双方已经协商解除合同,并退款2万元。 东莞市市场监管局3月22日下午回应南都称,经核查,暂未发现余生有你club存在不按照约定提供服务的行为。市场监管局组织双方调解后,双方已达成和解意见。同时,监管部门称,后续会通过多渠道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婚介服务时,理性看待婚介机构的承诺,避免被不切实际的承诺所迷惑。 余生有你club。 市民投诉: 付2万多后才看到婚恋服务合同 对服务不满意要求婚介公司退款 早在2022年底,陈先生在网络上看到一家婚介公司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了广告链接并留下了自己的信息。随后便有相关人员联系陈先生,邀请他去到位于南城的线下门店详谈。 2022年11月11日,陈先生来到南城华凯广场的东莞臻你婚姻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公司的相关经验以及成功案例等。 余生有你club内部。 “他们说一些好听的话,说得天花乱坠的”。陈先生表示自己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缴纳了6000多元的费用。据他介绍,交完6000多元后,对方提出要查看他的支付宝的信用分。 “说是看信用分,其实就是看我的余额。之后再给我介绍了一款保婚版,保底结婚的合同产品。”陈先生介绍,一听到这话,他很心动,就一共交出了26801元。 余生有你club内部。 不过,他表示自己是先付了钱,再签订合同的。看到合同后,他第二天就后悔了,想要退款,对方却表示要扣30%的违约金,便接受了他们的服务。其后,公司介绍了几人与他见面,他仍表示不满意,也并未在公司的帮助下,在婚恋上有新进展。他便向监管部门投诉此事。 其提供的合同显示,合同服务期为180天,婚介公司会为他推荐7人,增加在旗下MarryU app平台流量的个人曝光度,服务期内根据套餐提供相应情感咨询服务,共计4次,45分钟/次。不过,合同当中并没有出现保底结婚等字眼。 合同节选。受访者供图 同时,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方面还显示,由于合同咨询服务的特殊性,服务启动后,陈先生即可享受到公司提供的建议和学习资料,该部分费用不予退还。 另外,陈先生还与该门店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协议指出,如果满足结婚返还条件,可以返还他服务合同金额的70%。 补充协议节选。受访者供图 婚介公司: 不存在先付钱再签合同的情况 双方已解除合同并退部分费用 3月21日下午,南都记者来到位于南城华凯广场的东莞市臻你婚姻服务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线下门店介绍其为Marry U集团旗下的余生有你婚恋club,提供精准匹配、专属定制、恋爱教练、特色助攻等服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均有门店。 在门店内,还贴有其过往的成功案例,以及和其他媒体平台合作的品牌活动介绍等等。 门店内张贴的其过往的品牌活动。 门店内还布有几个咨询小隔间。记者了解到,如果要在此咨询提供服务,需要先填写一张会员登记表,由工作人员匹配到异性后,再谈与该公司的合同费用等事宜。 会员登记表。 记者向门店反馈了陈先生的投诉。工作人员表示,会再联系陈先生了解沟通,协商此事,再给出详细答复。 3月21日晚,该门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已经退回陈先生2万元。记者又询问是否存在陈先生反馈的先缴费,再看到合同一事。 该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都是给合同(客户)看了,跟他说清楚了的,有些客户最终没得到想要的结果,我们也理解他的心情。我们这么大一家公司,没有存在这样的情况。” 陈先生也表示,婚介公司已经和他签署了解除合同协议,答应退款2万元。 监管回应: 暂未发现婚姻服务公司有违约行为 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婚介机构承诺 3月22日下午,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经核查,东莞市臻你婚姻服务有限公司持有效营业执照,根据该公司提供的聊天记录、会员约见确认明细表、约见人的基本情况、咨询服务内容等佐证材料,暂未发现经营者存在不按照约定提供服务的行为。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目前陈先生和东莞市臻你婚姻服务有限公司已达成一致意见和解。 余生有你club。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提醒,随着婚介市场的扩大和服务的多样化,婚介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可能向征婚当事人作出保证缔结婚姻关系等不切实际的承诺,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扰乱了婚介市场的秩序。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指导东莞市消费者*深化消费教育,通过多渠道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婚介服务时,理性看待婚介机构的承诺,避免被不切实际的承诺所迷惑。 同时,监管部门将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揭示婚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本质和危害,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婚介市场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加强与民政、妇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共同营造更加规范、透明、健康的婚介市场环境。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唐国轩 实习生 蒋妍嘉










收费两万五,收获年薪500万对象?婚恋交友APP“牵手”秒变擒拿手! 来源:消费电子杂志 由张颂文和姚安娜领衔主演的电视剧《猎冰》自播出以来,便迅速走红并受到广泛关注。剧中植入的婚恋交友广告——牵手APP,也借此机会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增长,引起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据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数据显示,关于牵手APP的投诉量近30天有150件,累计高达1687件。 据公开资料显示,牵手APP归属于天津来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找对象,就用牵手APP”,口号朗朗上口,但找对象真的靠谱吗? 01 花钱就能找到高富帅? 据牵手APP官网最新数据显示,牵手是一款实名制婚恋交友平台,以线上红娘模式,通过“线上人工牵线+视频高效约会”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脱单。 官网介绍显示,自成立以来,牵手APP累计超过100万用户成功脱单,其提供的综合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在线人工红娘服务,3个月恋爱服务、6个月结婚宝等多样化脱单产品。官网页面还显示,红娘会员的恋爱成功率达到了91%。 通过小米应用商店显示,截止发稿时,牵手APP的下载量已达到1829万次,共收到1107条用户评论。其中,正面评价491条,而差评则有582条。根据这些评论,该应用的综合评分为4.3分。 然而,差评数量多于好评,不禁让人质疑牵手APP的实际表现是否真能匹配这一高分,4.3分的综合评分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消费者李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注册牵手平台后频繁接到红娘推销电话,其承诺的服务与实际大相径庭。 销售过程中,红娘不断提及其服务的恋爱成功率超过96%,并承诺每天推荐3到4位年收入500万内的优质人选。 李女士表示,红娘不仅夸大其词,强调平台男性的外貌、魅力和财富,还利用“成功后返现”等诱导性话术,促使消费。但购买后实际服务中,每天平均推荐人数仅为1人,且推荐的人选质量与承诺相去甚远。此外,红娘推荐的匹配对象信息缺乏透明度,一些关键信息似乎被有意隐藏。 “当我对红娘反馈符合要求的男生后,往往就没有了后续跟进。总之至今为止,一个合适相亲对象我都没见到。”李女士说。 李女士与“牵手红娘”的沟通 而在此前,牵手APP向李女士收取了25800元的费用。 “我要求退款,他们开始要扣除我15000的服务费用,这简直就是敲诈勒索。最终在消费保平台投诉,平台介入多轮协商后,才降到了4100服务费!”李女士说。 另一位消费者应先生也透露了自己的真实经历。牵手APP工作人员声称平台有丰富优质单身异性资源,向应先生承诺脱单后可退还70%费用。 然而,应先生与其签署协议并交付包含牵手红娘服务费与恋爱宝费用共10011元后,平台并未提供协议中承诺的红娘服务。失去信心的应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脱单后,联系平台要求退费,却被告知只有通过平台介绍脱单才能退费。应先生因此申请提前终止协议以减少损失,但平台要求提供结婚证或精神不正常证明才可退费,而这些条件在协议中并未提及,销售人员也未事先告知。 02 无故封禁账号,余额仍未退还 牵手平台一直以实名注册为标榜,其宣传语写着:名企名校合作,学历职业收入信息详细,告别无用社交。让你能放心恋爱的APP,只认识和你一样真诚,想恋爱的人。 而事实上牵手的运营模式及服务操作貌似并不令人放心。 据消费保数据显示,后台记录的1687件关于牵手APP的投诉中,大约60%的投诉涉及用户账号无故被封禁的问题。许多消费者反映,这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使用APP,并侵犯了他们的个*益。 消费者徐先生投诉称,2024年1月下载牵手APP并支付374元开通了为期三个季度的会员服务。然而,于4月30日登录时意外发现自己的账号被永久封禁,而封禁原因据称是被举报。 徐先生坚称自己从未发布过任何违规内容,包括商品推广信息和不良言论,并多次尝试申诉,但均被客服以举报为由拒绝,且未能提供具体的违规证据。徐先生怀疑封号可能是由于未购买平台的付费服务而遭到恶意报复。 “在注册牵手APP后,我遭遇了骚扰电话的大幅增加,同时红娘通过信息轰炸的方式不断诱导我购买更多付费服务。这使我怀疑平台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并对我实施封号报复。”徐先生表示。 徐先生还认为,平台无权长期存储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因为这是实现账号永久封禁的唯一方式。徐先生质疑平台的这一行为可能违反了法律,并指出他尚未收到应退还的会员费。 徐先生表示,目前牵手APP客服向其进行了致电沟通,但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账号也依旧未解封。他希望消费者保护机构能够介入,协助解决这一争议。 就APP官方封禁用户账户的行为,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河律师表示,APP对会员违规有权利进行处理,包括封号、不允许登陆等,但用户尝试与平台协商解决封号问题后,官方无法出具相关证据且没有合理的解释,用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用户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账号被封禁是错误的,并要求法院判决平台解除封号。如果法院认定用户的说法成立,则可能会判决平台解除封号。 杨河律师建议用户在维权过程中,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包括账号被封禁的截图、服务条款、与平台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用户证明自己的权益。必要时可以向相关的监管部门投诉平台无理由封号的问题。例如,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