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自学割眼袋手术致人失明,检察官透露:手术失败后患者在眼部贴黄瓜片!法院判了→

近日,据媒体报道,内蒙古赤峰市王某某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况下,在赤峰市某超市对张某某进行眼袋切除手术。术后张某某眼睛肿胀,左眼视力受损。后张某某报案,经鉴定,其左眼视神经萎缩致左眼盲目5级构成八级伤残;左眼失明,视觉功能部分丧失,属于轻度残疾。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相海琪介绍说,王某某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培训,“手艺”竟然全靠自学。她是因为之前在一些正规的美容院的工作的时候,看见过有大夫给人做过类似的手术,也从网络上查阅过相应的资料,看过相关视频,翻阅过类似的书籍,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一剌,拿出来,剪掉,一缝合,一消毒,就完事了,她觉得是没有问题,没有什么危险的。手术失败后,张某某并未及时去医院治疗,而是根据王某某的指导在家里贴点黄瓜片、土豆片。张某某眼睛逐渐看不清东西,就医才发现眼睛视网神经被压扁,此时她才意识到后果非常严重。
目前,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在法官、检察官的协调下,被告人王某某向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得到了被害人的书面谅解。该案也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某某犯非法行医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同时,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某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如果说王某某的案例聚焦于非法从业者的专业盲区与责任缺失,那么消费保投诉平台上陈女士的遭遇,则指向了医美行业另一个常见乱象 —— “诱导”消费与权益受损。10 月 4 日,陈女士在某医疗门诊部有限公司消费医美项目,其中包括此前在美容院办理的 2999 元年卡(宣传可做三个项目),以及当日经该机构总监推销后,花费 3 万元进行的瘦脸下颌线提升 + 下巴项目。术后陈女士出现面部僵硬、微笑时苹果肌增大、嘴巴开合受限、下巴肿痛等情况,且认为项目收费过高,遂向消费保投诉平台发起投诉并要求退费,目前该投诉已解决。


陈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此类“诱导”消费行为往往利用消费者对医美效果的期待心理,通过模糊项目内容、夸大效果、层层推销等方式,让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消费决策。而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机构对消费者合理诉求的回应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维权困境,既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带来了身心双重困扰。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医美需求时需保持理性。术后若出现不适,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保留好消费凭证、沟通记录、医疗诊断报告等证据,如遇权益受损,可通过消费保等正规投诉平台提交诉求,或通过消费保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推荐阅读




本文综合来源 | @ 中国新闻网、@内蒙古新闻、@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