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保 搜索

“定金”和“订金”到底哪个能退?如何维权?

消费保

“定金”与“订金”,读音相同,却让无数消费者踩坑!付了钱却因商家跑路、商品涨价或霸王条款维权无门?有人因商家偷换概念损失数万,有人却因一字之差成功维权!今天消费保就带你揭露这两个词的神秘面纱,维权退款不再难!

   消费纠纷高效投诉维权入口>>>点击投诉

(消费保·中国电子商会官方消费者保障平台)

image.png

01

到底是“定”还是“订”?


❗️ ❗️ “定金”还是“订金”,虽然一字之差,但法律后果却截然不同。

定金是法律概念,是法定的债权担保方式,具有惩罚性功能。定金需书面约定并实际交付,且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定金交付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支付定金一方违约则定金不退还,若收受定金一方违约则需双倍返还。订金,并非法律概念,只是习惯用语,是交易中的预付款,仅表示购买意向。无论是支付订金一方或是收取订金一方导致合同解除,收取订金一方均需返还。订金不具有惩罚性质,不适用定金罚则。

   消费纠纷高效投诉维权入口>>>点击投诉

(消费保·中国电子商会官方消费者保障平台)

02

常见陷阱:商家如何坑你?


1️⃣混淆概念:收据写“订金”,合同藏“定金”

⚠️套路解析:

商家在收据或口头承诺中使用“订金”,但合同中偷偷写成“定金”,利用消费者对两词差异的认知盲区,制造文字陷阱。

案例:

杭州刘女士在售楼处支付1万元“订金”,收据注明“不满意可退”,但开发商在合同中写明“定金”,最终以“定金不退”为由拒绝退款。经专业平台调解,开发商才退还全款

✅避坑指南:

付款前务必核对合同、收据中的用词,若商家口头承诺“可退”,需写入合同或录音留存。

2️⃣模糊条款:定金比例超限,退改规则藏猫腻

⚠️套路解析:

  • 定金超20%:商家故意提高定金比例(如30%),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但消费者仍可能因“自愿支付”被套牢。

  • 退款条件苛刻:合同中约定“定金不退”或设置复杂退改规则(如“需支付30%违约金”)。

案例:

某品牌家具预售中,定金为合同价30%,消费者取消订单后,商家仅退还20%部分,剩余10%以“定金不退”为由扣留。经专业平台调解,商家退还全款

✅避坑指南:

定金金额超过合同价20%的部分可要求返还;签订合同时明确“定金可退条件”(如不可抗力、商家违约等)。

3️⃣强制捆绑:以“定金可退”诱导消费,实际设限

⚠️套路解析:

商家以“定金可退”吸引消费者支付,但通过捆绑销售、限定退款时间或设置不合理条件(如“需保留商品原包装”)阻碍退款。

案例:

郑州井先生购买床时被强制捆绑购买床垫,支付定金后反悔,商家以“自愿订购”为由拒绝退款。经投诉,商家最终退还定金。

✅避坑指南:

拒绝捆绑消费,要求分开签订合同;留意退款条款,若商家设置“霸王条款”(如“概不退款”),可向消费保/12315平台投诉。

   消费纠纷高效投诉维权入口>>>点击投诉

(消费保·中国电子商会官方消费者保障平台)

03

上“消费保”发起高效投诉维权


投诉太麻烦?要附带的证据太多?处理时效太长?试试消费保!消费保作为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投诉平台,已成功协调帮助数万名消费者解决相关消费投诉。“消费保”发起投诉简单又快速!点击链接,复制模板即可高效发起投诉!

投诉模板(超快填写):X月X日,本人在XX商家购买XX商品/服务,支付定金XX元,商家承诺XX(如“可退”“无强制消费”)。现因XX问题(简述您的问题即可),本人要求退还定金,但商家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现要求:1.全额退款;2.商家作出书面道歉;3....(您的额外诉求)



   消费纠纷高效投诉维权入口>>>点击投诉

(消费保·中国电子商会官方消费者保障平台)

image.png

image.png

维权路上,你还在和客服battle 半小时?上“消费保”投诉平台发布投诉!只需要几分钟填写信息,响应时间超快,省时又省心!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