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保 搜索

一天发案20余起?骗子盯上儿童手表电话卡

消费保

Image


中国产业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我国5岁至12岁儿童约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30%,即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拥有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成为小学生社交“硬通货”的同时,新的安全隐患也在悄悄滋生。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妈妈,我的电话卡弄丢了!”


今年暑假,家住湖南衡阳的五年级学生小璇(化名),和同学在小区里玩游戏时,将电话手表和水壶放在一旁。被陌生少年“误拿”手表,几分钟后又送还。


当时小璇并没有发现异样,然而当她回家打开手表时,显示已无法正常使用。


“妈妈,我的电话手表卡弄丢了。”小璇的自责和委屈,从视频那头清晰传来。


小璇的父母在外地工作,电话手表使用的是小璇妈妈的副卡。由于担心被非法冒用,在发现手机卡被盗后,家人第一时间向附近派出所报了案。


 多地频发,电诈黑手正伸向小学生


小学生被盗卡的事件并非孤例。据报道,今年以来在广东清城、湖南溆浦、宁夏原州、福建永安等地,先后发生多起针对小学生电话手表SIM卡的盗窃案件,已有多人被抓。


Image


骗子瞅准小学生社会经验欠缺、辨别能力不足的弱点,骗术简单粗暴却每每得手。


他们往往是团伙作案,以“手机没电了”“手机欠费”“帮忙导航”为由,向佩戴电话手表的学生假装求助,再由另外的同伙通过聊天等方式打掩护,分散学生注意力以盗取电话卡。


也有善于伪装的骗子,别说小学生,成年人甚至也难以分辨。


Image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一般通过暗网论坛、境外聊天软件等,将电话卡迅速转卖给境外诈骗团伙,用于实施电诈犯罪。


据公安部官网消息,今年以来,公安部刑侦局共下发“断卡”线索78万条,部署查处“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23万,打掉非法开卡团伙5500余个,缴获非法“两卡”17万余张。


随着全国“断卡”行动持续高压推进,传统“买卡、租卡、养卡”的灰产链条已被严重破坏,诈骗集团的“卡源”出现了严重枯竭。


于是这种针对儿童的新骗术纷纷冒头,一天发案甚至达20余起。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电话卡被盗,会带来哪些危害?


电话卡被盗绝不仅仅是“丢了一张卡”或“损失一点话费”的小事,一旦被坏人窃取,可能引发经济、隐私、人身安全等一系列连锁风险。


1.直接经济损失


儿童电话手表很多绑定了家长的支付账户,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这些支付工具,盗刷资金。一些网贷平台,仅凭手机号和短信验证码就能申请小额贷款。


2.信息安全风险


孩子的手机卡通讯录通常存有家人、同学的联系方式。骗子获取这些信息后,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圈进行诈骗或骚扰。骗子还可能利用被盗号码注册各类网络黑产账号、发布诈骗信息。


3.人身安全威胁


许多家长会使用手机APP(如“查找我的iPhone”或各类儿童手表APP)来定位孩子。如果账号被盗,骗子可以实时掌握孩子的行动轨迹,细思极恐。


防盗小贴士


最有效的防盗方式:提前为孩子的电话手表SIM卡设置PIN码,或开启SIM卡锁。


家长在手机设置中为SIM卡设置PIN码,每次手机重启或插卡时,都必须输入PIN码才能使用网络和通话。运营商通常提供“SIM卡锁”服务,为SIM卡加锁,不法分子即使盗走手机卡,没有服务密码就不能办理业务。


此外,家长须加强防范意识,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外借电话手表;遇到手机卡被抢、被盗时第一时间拨打运营商电话挂失,并到附近派出所报警;


如果发现被骗,请及时拨打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进行举报。


律师提醒,盗窃小学生电话卡,倒卖用于电诈的行为,或涉嫌多重违法。


1.窃取SIM卡涉嫌盗窃罪

《刑法》第264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参与网络犯罪分工涉嫌帮信罪

《刑法》第287条第二款“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文 |子不语

编辑 |得鹿

部分内容综合自青少年普法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深圳市消费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消费电子》杂志社承办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全国普法有奖答题活动火热开启!参与答题可赢取iPhone16、高达5000元现金,更有价值618元的实用洁牙套餐卡、B站联名充电宝等,就等你来挑战!


Image

Image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