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花蚊,北有暴雨,我们如何自救?
南方,正在进行一场不对等的“微观战争”。
据媒体报道,2025年7月18日,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为澳门2025年第1例。7月中下旬,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迅速升级:7月20日至26日,仅一周时间新增本地病例2940例,佛山单市占2882例,累计确诊病例已达4824例。万幸的是,这些确诊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基孔肯雅热具有“隐蔽性”和“持续性”——被带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体内迅速繁殖,1~2天即发病,表现为高烧、皮疹和极剧烈的关节痛,被誉为“碎骨机”。尤其在入伏高温与梅雨季的催化下,适宜的气候条件令伊蚊数量激增,疫情暴发速度加快,影响区域不断扩大。

图源:BBC中文网
据媒体报道,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后,“关节疼到让你怀疑人生”“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却更加凶残”;也有患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难受的,烧得(头)要炸的感觉,一般人是真的顶不住”。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饶斯清在科普视频中表示:
“基孔肯雅热患者急性期不能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来退热,主要原因是这两种药物都属于非载体类抗炎药,而基孔肯雅热在临床表现上与登革热高度相似,这两个病常常共存,难以快速区分,在没有排除登革热之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包括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而登革热本身,就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会抑制血小板的功能,进一步加重出血风险。因此,在确诊基孔肯雅热之前以及排除登革热前,退热止痛,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一只蚊子引发的基孔肯雅热,能让一个成年人“疼至跪地”,有可能换来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酷刑”。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真正的“防线武器”是什么?
血战花蚊,选什么“武器”?
面对威胁,南方居民防蚊投入巨大,驱蚊产品销售暴涨,电热蚊香液、驱蚊喷雾、驱蚊贴等成为热销品,据北京商报讯记者于7月25日报道,叮当快药发布数据显示,近三日驱蚊防蚊类产品搜索量增加112%,驱蚊产品销量增长超46%。
“战蚊”小Tips:
战蚊装备选购Tips
近期的北方,也正在遭遇一场无处可逃的“暴雨灾害”。

近日,北京突遭暴雨袭击,降水量攀升至极值,这场暴雨的毁灭性和瞬时性,毫不留情地给这个城市防线撕开了一道裂痕。
据央广网报道报道,截至7月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7月26日22时至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
全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
目前,北京市累计转移80332人,转移人员数量最多的三个区为密云、怀柔和房山。密云区19个乡镇转移16934人,怀柔区15个乡镇转移10464人,房山区21个乡镇转移9904人。
灾害突如其来,为人民敲起了预防警钟——应对极端环境,我们的“自救神器”是什么?
硬核御雨,靠什么“装备”?
御雨装备小tips
御雨装备选购Tips
南御花蚊,北御暴雨。
或许“岁月静好”与“风雨飘摇”之间,只差一只蚊子、一场雨。
在“天灾不可测”的季节里,我们正在从追求“更好玩、更方便”的消费主义,被迫转向思考“如何活下去”的生存主义。开发更多真正具备高可靠性、能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生存级”电子产品,是民之所需。
极端时代,没有幸存者,只有准备者。
你的自救神器,真的准备好了吗?
文 | 刘婧娴
编辑 | 周五
数据支持 | 胡怡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深圳市消费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消费电子》杂志社承办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全国普法有奖答题活动火热开启!参与答题可赢取iPhone16、高达5000元现金,更有价值618元的实用洁牙套餐卡、B站联名充电宝等,就等你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