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逾期还款,分期乐贷款额度反增不减?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校园贷款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监管机构连续发布通知,严厉打击不良的校园贷款行为,严禁贷款机构向在校大学生提供互联网消费贷款。
尽管监管机构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校园贷款依然尚存。学生仅凭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便能轻松获得贷款?暴力催收严重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业?高额利息导致部分家庭背上了沉重经济负担?
根据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24日,累计收到与网贷行业相关的投诉为142,798件。其中与校园贷相关投诉达到1,295件,这些投诉的解决率为58.38%,涉诉金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全年校园贷投诉数量为469件,同比增长38.76%。而2024年1月1日至9月24日,与校园贷相关投诉已达到345件。
数据源于消费保
►►►
分期乐销售人员进宿舍推广APP?
徐先生是一名大三在校生,近日他投诉称2023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接触了360借条服务,出于日常生活所需,他借款4166元并选择分12期还款。徐先生提到,360借条服务借款流程相对简便,填写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即可获得贷款,整个操作过程中他并未注意到任何针对大学生借贷的警示信息。
起初,徐先生能够按时还款,但后来由于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逾期归还,计划待到毕业找到工作后再一次性偿还剩余款项。
然而,在逾期期间,徐先生频繁接到催收电话,与催收人协商没有任何作用。最近,催收人员再次发来警告,若在指定日期前徐先生仍未偿还欠款,他们将采取法律手段,向徐先生发出法院传票,启动司法程序。这一情况给徐先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担心这可能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产生不利影响。
“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再给我十天时间,我父母就会帮我还上的!真的要崩溃了。”徐先生说道。
同样本科在读大三的谢先生也讲述了他的类似经历。他多次向分期乐平台借款,总额约3万元。最近,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他仅逾期了几日,就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暴力催收。
谢先生提供图片
谢先生表示,他每天都会接到五六个催收电话,催收人员甚至联系了他的家人,如果电话打不通,催收人员会持续不断地拨打,这种情况给谢先生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我使用分期乐很多年了,之前都有陆续还款,也没有失联,这次特殊情况实在没办法如期归还,我有勤工俭学赚钱。重点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贷款已经从最初的几千元增加到了七万元。”谢先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2020年分期乐的推广人员进入了谢先生所在宿舍,向他和其他学生介绍分期乐APP。推广人员声称,只要学生们下载并注册分期乐APP,就可以获得一份精美小礼品,自此谢先生开始从分期乐进行多笔贷款。
根据消费保数据,校园贷相关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利息问题、虚假宣传和涉嫌诈骗等方面。其中,利息问题最为突出,占总投诉量的18.6%;虚假宣传的投诉比例为14.97%;涉嫌诈骗的投诉则占13.28%。此外,乱收费和暴力催收的问题也引起了较多投诉。
数据源于消费保
►►►
信息泄露成校园贷的幕后推手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事实上,为杜绝“校园贷”乱象,监管部门早已出手,先后在2017年和2021年出台相关通知。其中,原中国银监会等三部门2017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整治乱象,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
2021年3月,原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有业内人士直言,2021年的《通知》对网贷行业来说是一个“节点”,许多网贷平台已不再向大学生放款。
然而,直至今日,仍有许多学生每天都在遭受借贷公司的骚扰。消费保的数据显示,在校园贷相关的投诉中,分期乐、启辰宝、京东白条、倍好付、海尔消费金融、诚学信付、拍拍贷、安逸花(马上消费金融)、美团生活费、360借条等品牌位列投诉榜前十。其中,分期乐的投诉量最为突出,占到了投诉总量的24.17%。
数据源于消费保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借贷的大学生年龄普遍集中在18岁到22岁之间,他们在申请贷款时的流程与拥有稳定收入的成年人几乎无异。
许多大学生向记者强调,他们在借贷时并未看到明确警示大学生避免借贷的提醒。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们接触网贷平台的途径相对多元,包括但不限于同学推荐、网贷平台电话及短信推广、短视频平台信息流广告推广等,甚至还有部分销售人员进入校园内进行宣传。
“莫名其妙收到微粒贷让我贷款的短信,不清楚他们怎么知道了我的信息,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生没有固定工作可以贷款吗?不可以贷款的话微粒贷是以什么样的目的去诱导学生借款的?被家人看到了这样的短信引起家里不必要的矛盾,我觉得必须要给我一个说法!”宫先生表示。
宫先生提供图片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及被网贷平台精准推广电话和短信的问题,记者进行深入调查,对于未曾借贷过的学生,他们的信息可能因为黑灰产业链的非法交易而泄露,或者由于使用了前任用户有债务问题的手机号而遭受骚扰;还有的不法平台通过模仿官方APP软件的方式误导学生注册,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对于有借贷经历的学生,通常是因为在注册网贷平台时签署了冗长的隐私政策,而很少仔细阅读就直接授权平台收集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等敏感数据,这些信息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与合作伙伴、资金提供方等第三方共享;同时,一些平台可能会过度收集信息,或在用户协议中暗含允许个人信息广泛传播的条款。
►►►
校园贷屡禁不止,需社会合力出击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学生普遍借款是为了购买高价电子产品或增加日常生活费用。由于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往往对家里隐瞒借贷行为,导致无法按时还款。
因此,他们常常会被迫逾期还款,暴力催收随之而来:频繁接到催债电话、被威胁和恐吓在校园内公开曝光他们的债务情况、通知他们的家长,甚至威胁将采取司法程序影响其正常学业,高压之下走向极端的校园案例也不在少数。
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规避将贷款服务提供给学生群体,网贷平台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通过设置年龄门槛来区分借款人,对于23岁(含)以下的借款人,平台会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核流程。此外,这些平台还会要求借款人签署《非学生承诺函》,以确保借款人不是在校学生。
但这些措施的实施是否真实有效值得大家深入分析及探讨。
从校方角度来看,网贷推销人员为何能堂而皇之进入校园宿舍进行推广;同时,是否有定期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并明确传达校园贷的风险及潜在弊端。从网贷平台角度来看,推广人员是否为了完成个人工作指标“剑走偏锋”,将目标对准在校大学生;此外,网贷平台是否将禁止大学生借贷的警示信息设置在了显眼的位置。
守护风清校园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消费保专家向广大青年学生呼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并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
如果确需申请贷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沟通,认真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并向正规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同时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校园贷”相关金融产品的监管,以防止大学生在多个借贷平台上重复借款现象。
文 | 李欣盈
我现在就是受害者,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