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承诺能够提供内推服务”,警惕每年都有人陷入这种骗局!
据教育部统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随着高考尘埃落定,考生和家长纷纷进入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教育培训市场也随之火热。
然而,教培行业发展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风险,消费保累计收到教育培训相关投诉167,544件;累计涉诉金额达14.46亿,有效投诉解决率为30.17%。
退款纠纷、虚假宣传、服务态度差位列教育培训行业主要投诉问题前三名。其中,退款纠纷投诉占比高达45.88%,位居第一;与此同时,主要投诉问题还涉及收费问题、课程质量差、倒闭跑路等方面。
高等教育被视为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的重要途径。随着学历提升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类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伴随着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承诺和不透明的合同条款,吸引消费者高额投资,最终却未能兑现承诺。
“
说好能内推,交了钱却说做不到
郑同学在小红书平台上看到一篇关于申请博士项目的笔记,博主名叫“考博猫”。该博主声称可以通过内部推荐(内推)联系博导,从而增加申请博士的成功率。郑同学很感兴趣,通过私信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该博主。
随后,上海领博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考博猫”)的销售客服添加了郑同学的微信,在一系列的沟通与推销下,郑同学与“考博猫”签订了一份金额为29000元的合同。郑同学反馈道:“我会签这份合同的关键就是因为他们承诺能够提供内推服务。”然而,在2024年6月4日的一次线上会议中,郑同学被该机构工作人员告知没有能力提供内推服务。
和“考博猫”客服的聊天记录(郑同学提供)
郑同学认为“考博猫”涉及虚假宣传和虚假销售,明明在推销中承诺有内推服务,签完合同后却说没有内推服务了。他要求终止合同并全额退款,上海领博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至今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
上了三年网课,连学籍都未注册
2021年6月,戚同学在东方云(北京)教育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云”)报名了欧洲塞万提斯大学心理学国际硕士项目,并签订了入学协议合同,支付了2000元报名费和46000元学费及论文答辩费。合同写明完成线上课程,提交论文并通过答辩后就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支付记录(戚同学提供)
然而,戚同学却发现此机构还未给他注册学籍,所在的教学微信群被北京万通在线教育咨询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通”)接管,还要被万通要求再交6800元学费。经公开平台显示,东方云和万通均为均为上海终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东。
经过多次沟通,戚同学得知学籍注册和论文答辩已经无法正常进行,更别说如期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了。根据合同条款,戚同学有权要求退款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然而,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联系不上,电话也打不通了。
无独有偶,高同学也遇到了上海终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同欺诈的问题。2022年8月15日,他通过该公司销售人员报名了美国DBA(工商管理博士)项目,签订合同并交了12万元学费和5000元手续费,但至今未注册学籍。按照合同约定,该公司应为高同学办理全额退款。高同学联系退款时,却发现该公司所有人员失联,电话同样打不通。
高等教育培训行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虚假宣传和合同不规范问题,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他们的教育和职业规划。从多角度思考高等教育培训行业,我们会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不对称。教育机构比消费者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从而导致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可能处于劣势地位。部分教育机构可能会夸大其服务的效果或成功率,吸引消费者报名或购买课程,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宣传效果那样,也许会隐藏课程质量、师资水平或者收费条款等附加条件。
二是合同条款的解读与透明度。合同是消费者和教育机构之间的法律约束和权利保障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合同中某些重要信息可能被教育机构隐瞒,过于复杂、难以理解或含糊不清的合同条款使得消费者维权困难。合同中还可能会出现责任免除条款,使教育机构能够逃避法律责任,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三是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教育机构不仅仅是商业实体,它们还承担着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重要社会责任。在教育市场中,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意味着教育机构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当积极履行其对消费者和社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河律师建议:
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合同欺诈行为。
教育培训机构应确保合同透明化,做到合同条款清晰明确,详细列出所有承诺的服务内容,并告知消费者相关权益;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问题,避免矛盾激化。
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服务时,应提高警惕,慎重选择,以免落入消费陷阱;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保留相关沟通记录和证据,以便在出现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权。
文 | Ella
编辑 | Ella
有消费纠纷怎么办?
1、搜索小程序【消费保投诉】投诉
2、点击消费保微信号底部菜单-我要投诉
3、点击消费保微信号底部菜单-我要投诉-法律服务
4、百度搜索【消费保投诉】官网-我要投诉,进行投诉
这种不就是纯骗嘛,就该处罚他们